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冬至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节气,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是时年八节之一。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冬至大如年”,冬至又被称为“亚岁”,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仅亚于过年。
冬至三候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壹丨蚯蚓结
蚯蚓乃阴曲阳生之生物,因感知阴气仍重而在深土中蜷曲纠结。
贰丨麋角解
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叁丨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习俗
迎冬包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祈福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贺冬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冬至故事二首
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图文供稿/审核:文昌市第四幼儿园文航办园点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