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2-01-05  打印本页


小寒

节气介绍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日-7日之间。

小寒时节是气温最低的季节,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提醒人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等农事活动,民间有食菜饭”“糯米饭”等习俗。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

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二候鹊始巢】

鹊,喜鹊也;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三候雉始雊】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小寒养生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


【防寒保暖】

小寒节气,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中医认为“寒性凝滞,主收引”,若人们不能应时增添衣被,就可能使抵抗力下降,使心、胃、肺等脏器的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气管炎、胃痛、冠心病复发,使关节痛、咳嗽、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老人家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


【适当锻炼】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好时机。但运动也要适度,循序渐进,莫要练到大汗淋漓;衣着以保温、质轻、柔软、合体为主;最好注意防寒保暖。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小寒时节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推荐节奏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步行等。运动时间以一个小时为宜。建议太阳出来后再运动。


【精神乐观】

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畅达乐观,不要强求名利,合理用脑,时刻保持快乐,心态平和,振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

【稳步润燥】

小寒节气,天寒地冻。脾燥恶混,胃恶寒凉。中医认为最寒冷的节气是阴邪最盛的时期,饮食应当以“温补”为主,以防御寒冷,可以多吃含热量较高的牛肉、羊肉、猪肉等,这样可以强身壮体,抵御严寒的侵袭。

小寒诗词文化


《小寒》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声明:本图文由新创信息科技编辑发布,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投稿邮箱:sckj4720@163.com)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