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流感的高发季,
流感来势凶猛且传播途径广。
抵抗力弱的儿童,
随时有可能“中招”
怎样让孩子远离流感?
平日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呢?
让我们一起了解学习以下小知识吧!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我们感染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的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
1.流感的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2.普通感冒VS流感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之处在于:
普通感冒传染性小,是普通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为主,起病急,早期症状有咽干、喷嚏、鼻塞、流涕等,一周内可痊愈,病情较轻;
甲型流感由甲型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症状为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等,发热会持续3-5天,轻者3日内痊愈,重者要两周,甚至一个月。
3.流感传播途径
02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而是另外一类病原微生物——支原体的一种。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其潜伏期为2-3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通常多在秋冬时节。
1.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1.咳嗽:支原体感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咳嗽,早期以持续干咳为主,呈阵发性加重,可有类百日咳样咳嗽,后期可伴白色或黄色黏痰,部分可出现喘息。
2.发热:约80%患儿可出现发热,但几乎所有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均出现发热,同时出现气急缺氧的表现。
3.呼吸困难:临床表现轻而且与影像学的显著表现不一致,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一大特征。肺部病变范围广、伴有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时可有呼吸困难。
2.支原体肺炎传播途径
主要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比如咳嗽、打喷嚏。5岁以上的学龄前及学龄儿童、青少年属于高发人群。
03正确预防流感及支原体肺炎感染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为孩子增穿衣服
您可以和孩子一起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随着气温的变化逐渐增减衣服(猛加衣的方式不可取),使孩子身体逐步适应环境气温,拥有抗御风寒的能力。
4.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安全,为他们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防止病从口入,膳食要合理,以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
5.经常锻炼,增强体质
家长应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6.加强家中疾病自查
家长要在家中常给孩子自查,发现孩子出现疑似症状(如: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咳嗽、咽痛等症状),及时送医就诊。
家园配合,共同预防,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冬春季虽然是流感高发的季节,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能有效地预防流感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