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物复苏。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了做好幼儿春季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确保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文昌市第四幼儿园为家长朋友们准备了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请家长朋友们与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幼儿春季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七大招式 科学防护
勤通风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戴口罩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讲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强体魄
春天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同时,春季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及时就医
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及早就医治疗。
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NO·1 流行性感冒
主要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引起感染。
主要症状
会出现全身乏力、头痛、流涕、咳嗽、咽痛,少数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
NO·2 诺如病毒感染
主要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比如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主要症状
儿童:呕吐为主。
成人:腹泻居多。
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NO·3 手足口病
主要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NO·4 水 痘
主要传播途径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NO·5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整个病程约7~12天。
NO·6 细菌性结膜炎
主要传播途径
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水龙头、门把手等传播。
主要症状
会出现全身乏力、头痛、流涕、咳嗽、咽痛,少数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
NO·7 疱疹性咽颊炎
主要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接触、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颊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春季的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
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阻断病毒的流行和传播。
家长朋友们,
从现在起,我们一起努力,
让我们一起用细心和耐心,
给孩子们一个健康温暖的春季。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989号 文昌市第四幼儿园